一、製冷劑不足的處理
1、故障現象:整機製冷效果差,出水口僅(jin) 有點涼,且用歧管壓力表檢查發現高壓側(ce) 、低壓側(ce) 壓力均低(在壓縮機正常轉速下,環境溫度為(wei) 35℃左右時,低壓表指數低於(yu) 1kg/cm2,高壓表指數低於(yu) 10kg/cm2),同時從(cong) 視液鏡中可見氣泡流動。
2、故障原因:製冷係統有製冷劑泄漏點,而導致製冷劑不足。
3、處理方法:
1)、用電子檢漏儀(yi) 查出泄漏點並進行修理或更換部件。
2)、若未更換部件僅(jin) 適量補充製冷劑即可;若更換部件,應按要求補加適量冷凍油,並對係統抽真空後加足製冷劑。
二、製冷劑充注過量
1、故障現象:
製冷效果差,用歧管壓力表檢查時發現高壓側(ce) 、低壓側(ce) 壓力均過高(在壓縮機轉速為(wei) 正常,環境溫度為(wei) 35℃時,高壓表壓力為(wei) 19kg/cm2左右,低壓表壓力為(wei) 2.3kg/cm2,且視液鏡中見不到氣泡流動。
2、故障原因:製冷係統內(nei) 製冷劑加注過多,使製冷能力不能充分發揮,導致製冷效果差。
3、處理方法:在係統中接入歧管壓力表,緩緩擰鬆歧管壓力表低壓側(ce) 手動閥,使製冷劑徐徐排出(不能從(cong) 高壓側(ce) 排,因為(wei) 從(cong) 高壓側(ce) 放製冷劑會(hui) 帶出大量冷凍油),直到高低側(ce) 壓力正常,同時從(cong) 視液鏡中可看到製冷劑清晰流動,且偶爾有氣泡流過。
三、製冷係統混入空氣
1、故障現象:整機製冷能力下降;用歧管壓力表檢查時發現高壓側(ce) 壓力偏高,低壓側(ce) 壓力有時也會(hui) 高於(yu) 正常值,(在壓縮機轉速為(wei) 正常,環境溫度為(wei) 35°C時,高壓側(ce) 壓力高於(yu) 20kg/cm2;且高壓表指針有擺動;另一方麵從(cong) 視液鏡中可看到許多氣泡流動。
2、故障原因:
係統中混入空氣。主要是在組裝或大修後,抽真空不徹底;充注製冷劑或加冷凍油時,將空氣帶入係統,或係統在負壓工作時,通過不嚴(yan) 密處混入空氣。製冷劑中有空氣進入後,具有了一定的壓力,而製冷劑也具有一定的壓力,在一個(ge) 密閉容器內(nei) ,氣體(ti) 總壓力等於(yu) 各分壓力之和,所以高低壓表讀數均高於(yu) 正常值。
3、處理方法:1)放出製冷劑(用壓力表從(cong) 低壓側(ce) 徐徐放出)。2)檢查壓縮機油的清潔度。3)抽真空後重新加注製冷劑。
四、製冷係統出現“冰堵”
1、故障現象:製冷係統周期性地忽而製冷,忽而不製冷,在運行過程中,歧管壓力表上低壓側(ce) 的指針經常在負壓與(yu) 正常值之間波動。
2、故障原因:製冷係統內(nei) 的製冷劑中混入水分,因水分與(yu) 製冷劑是不相溶的,當製冷劑流經膨脹閥的節流小孔時,溫度驟然下降,這些混合在製冷劑中的水分就容易在節流閥小孔或閥針孔周圍附近結成很小顆粒的冰粒,呈球狀或半球狀,當冰粒結到一定程度時,阻塞了節流通道,形成冰堵故障。當結冰產(chan) 生冰堵後,製冷係統不能正常工作,製冷效果明顯下降,甚至不製冷。
此時,低壓表出現負壓,於(yu) 是冰堵處溫度明顯回升,冰堵的冰粒融化成水,使冰堵現象消失,製冷係統又恢複正常工作,製冷良好,低壓側(ce) 壓力恢複正常。一會(hui) 兒(er) 係統又出現冰堵,係統工作不正常。
3、處理方法:1)因為(wei) 幹燥劑處於(yu) 過飽和狀態,所以必須更換帶有幹燥劑的儲(chu) 液器,並加30ml的冷凍油。2)對係統抽真空,並加入規定量的製冷劑。
五、髒堵故障排除
1、故障現象:製冷效果差或不製冷。空調係統運行時,歧管壓力表上高/低壓表的讀數均小於(yu) 正常值,(在壓縮機轉速正常,環境溫度為(wei) 35℃左右時,高壓表側(ce) 壓力低於(yu) 9kg/cm2,低壓側(ce) 壓力處於(yu) 負壓狀態),且過濾器及毛細管前後管路上有結霜或結露。
2、故障原因:製冷係統中灰塵粘結或附著於(yu) 過濾器進口端濾網處,或毛細管與(yu) 過濾網接口處,使得此位置形成局部的節流現象,溫度即迅速下降,出現結露或結霜。
3、處理方法:若是過濾器進口處有結霜現象,又聽到斷斷續續的氣流聲,用小板手輕擊過濾器本體(ti) ,氣流聲有所改變,同時過濾器與(yu) 毛細管前霜層融化,可判斷過濾器進口濾網堵塞。
此時應:①拆下毛細管,清洗濾網並吹幹,重新裝上。或更換過濾器②抽真空,加注製冷劑到規定量。